西安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成立于2008年,其前身是实习总厂金工车间。2001年原纺织实习总厂改制,金工实习车间划归教务处领导,2003年实训室搬迁至4000平米的专用厂房,逐步开始了持续的建设发展历程。2008年更名为工程训练中心,仍由教务处代管。2011年工程训练中心成为学校独立单位。2014年临潼校区新的工程训练中心大楼落成,中心完成二次搬迁,同年电子实训部由电子信息学院并入工程训练中心。
中心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10人。中心大楼共计五层,建筑面积约14500m2。中心设有金工实训部、电子实训部、创新工程部三个教学部。下设传统冷加工(车、铣、刨、磨)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激光与特种加工实训室、钳工与装配钳工实训室、铸造实训室、焊工实训室、基础电工实训室、电子装配实训室、测量与控制工作室、装配室、印刷版快速设计室、机器人技术培训室、3D快速成型室、机械创新设计室、航模制作室、职工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创客空间等36个实训室或工作室。
中心按照“特色鲜明、功能完整、设施先进、安全文明、高度开放”的建设理念,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近年来先后装备了一批先进的设备仪器,其中有全套的激光加工设备;德国德玛吉五轴加工中心等28台数控设备,三坐标测量仪、3D扫描仪、高压水加工设备;以及电路板雕刻机、自动贴片机、回流焊设备、人形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机器人设备;8台3D打印机、精雕机以及德国产MINI车床、铣床等。现有各种机床和仪器设备900多台,固定资产3500多万元。
中心每年接待近5000余名学生的实习实训,其中金工实训部每年承担全校本科专业3000余名基础实训,可同时接待330位学生实训,面向全校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分为B、C两类。电工电子实训每年承担全校工科专业2000余名同学的电工电子实训,可同时接待152位学生实训,按照专业分为A、B、C三类。近年来开设公共选修课5门24学时:《现代PCB设计及雕刻工艺》《大学生趣味电子制作》《航模制作实践》《机器人DIY》《激光加工创新设计与制作》。
创客空间设有创客之家、创客咖啡、创新设计室。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创客交流园地QQ群,建立了基本的创客空间运行制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能力、团队合作及自我管理能力等。目前有十个创客项目在进行中。
中心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面向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呈蓬勃发展态势,广泛的宣传、良好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亲密的师生关系,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由中心组织的各种科技培训活动。目前中心在智能汽车、各类机器人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方向上常年入驻开放式管理的团(组)有40余个 ,学生200余名。近三年来,中心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4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0项、优秀组织奖3项,尤其是202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中的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取得突破性成绩,获得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的优异成绩,实现了该赛事的历史性突破,成绩喜人,被《中国网》、《华商网》等媒体转载报道;参加“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获得国家级亚军1项、一等奖2项;参加“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获得国家级冠军2项、亚军1项,季军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中心现为西北地区高校工程训练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创客教育基地联盟理事单位、中国机器人大赛赛事基地、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才培养基地。中心以本科教学为主体,践行技能与素质并重的实训教学理念,将先进的技术及设备适时融入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虚拟现实等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营造完整的工业环境,不断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将工程训练中心建成为面向整个专业群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截止2025年10月)